文化、旅游发展大数据报告出炉,透析行业发展新走势
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(直播)分会,对2020年抖音平台的文化、旅游数据进行脱敏分析,推出《2020抖音文化、旅游发展大数据报告》。报告以抖音平台6亿日活数据为基础,对2020年文旅产业的整体走势及新特性进行分析和解读。报告发现,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民众的文旅生活场景全面向线上转移:文旅上云、夜游打卡、扶助乡村、非遗触网,这些新趋势表明,短视频、直播不但为文旅业回暖提供强劲动力,也为行业发展创造新机遇。

新活力
文旅回暖,彰显国内文旅业韧性
2020年,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下,国内文旅业一度按下“暂停键”,“足不出户”的民众将文旅生活场景全面向线上转移,文旅视频的创作热情和关注度明显增长。2020年,抖音文旅视频总量逾8.8亿,比2019年增长60%;文旅视频播放量逾9260亿,比2019年增长约50%。从2020年抖音文旅视频发布量趋势来看,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叠加国内跨省游放开等政策利好,三季度文旅视频总发布量最高,约为2019年同期的1.4倍。
越来越多的城市及文旅部门重视“短视频+文旅”活动的策划。例如,文旅视频打卡量排名第三位的杭州于2020年10月23日启动#抖in杭州话题,集纳逾2.9万个视频,累计7.3亿次播放量,获赞逾1900万。视频打卡量排名第七位的广州市,于2020年9月30日在抖音发起话题#广州红幸福城,话题集纳3.7万个视频,总播放量达10亿次,点赞量逾1700万。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、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、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联合发起的话题活动#冰雪奇遇记于2020年11月28日启动,集纳逾43万个视频,总播放量23.5亿次。

新业态
文旅上云,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
疫情刺激和政策鼓励下,国内文旅行业积极变革,拥抱云端,线上文旅事业呈现出繁荣景象。
旅行创作者密集上云,陪伴式直播成旅行传播新常态。2020年,旅行达人同比增长超80%,其投稿量同步增长超50%。旅行达人全年发起逾48万场直播活动,在日均逾1300场的达人直播陪伴下,网友跟着主播看名山大川、赏城市风光,还在空间站上看地球、在直播间购买旅行服务。
演艺机构塑造云上影响力,云端舞台永不落幕。2020年,演艺机构抖音号同比增加559%,投稿逾60万个,近三成账号投稿逾100个。爆红的演艺视频涌现,在演艺机构蓝V账号发布的作品中,有近200个播放量逾100万次,45个点赞量逾10万次。其中,“中国评剧院”发布《评剧小课堂——戏曲眼神与情景》,评剧演员张琪在20秒内用眼神传达出7种心理活动,获得逾318万次播放和26万余次点赞,引发众多网友的模仿和羡慕。

新引擎
夜游经济,丰富民众休闲体验
国内疫情防控效果显著,南方夜游景点热度高,网友夜间出行增多,夜游经济得到提振。
抖音助推夜游景点走红网络。抖音热门话题#大唐不夜城,2020年新增超20万个视频,获得了超15亿次播放。上海市举办首个上海夜生活节,相关抖音话题#我爱夜上海 走红。为期两个月的2020年北京长城文化节活动在八达岭长城进行。截至10月7日,八达岭长城打卡视频逾2万个,累计播放量超400万次。其中,夜游大学堂,观看礼乐灯光秀等活动成为抖音用户热议的游玩项目。

随着疫情形势缓解,节假日夜间出游热度回升,南方地区夜游景点优势突出。2020年抖音视频夜间打卡热力分布图显示,南方地区多个知名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夜间参观和打卡。据节假日期间每时热度变化趋势图显示,受疫情影响,相比清明节和劳动节,国庆节期间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,网友外出夜游打卡热情复苏,夜间打卡热度陡增,达到全天热度高峰。
新图景
乡村文旅,助力乡土中国振兴
近年来,农商文旅联动的“全域乡村旅游”方兴未艾,一批又一批的热门景点在抖音上涌现,点燃网友的出游热情。
乡村旅游助力产业扶贫,成为脱贫攻坚重要渠道。2020年,抖音平台上乡村旅游打卡点累计超过1000万个,其中,热门乡村旅游景点共覆盖了28个省份和地区。约七成热门景点位于南方,约三成热门景点位于北方,乡村游“南多北少”的特征显著。从县域分布来看,抖音热门乡村旅游景点共涉及526个县域,分布较为广泛。其中,有85个2019年摘帽的贫困县和9个2020年刚刚脱贫的贫困县,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有效刺激当地消费活力,为脱贫攻坚事业提供强大助力。

康巴少年一夜爆红带动理塘文旅发展,映射城市居民对简单美好生活的向往。2020年11月,丁真在网络爆火。据统计,在抖音平台检索到“丁真”的热点话题接近100个,其中话题“丁真”的视频播放量突破30亿次。从“丁真”相关视频创作者的地域特征分析,北京、广州、上海、深圳等一线发达城市依次在榜,反映出城市居民对于乡村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在理塘和自媒体平台的多轮互动和营销下,“理塘”热度迅速攀升,单日最高视频播放量一度超2亿次。

新风貌
非遗触网,推动传统技艺出圈
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,短视频平台以强大的用户规模、高度互动性及生动可视性等特点成为非遗传播的新方式。非遗重新回归大众视野,并收获大批年轻粉丝。
数据显示,抖音非遗短视频观众中,年龄在18至41岁之间的占比达84%,年轻群体的关注及互动给非遗传承创新增添了新的活力。截至2020年5月31日,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,抖音上涵盖1318项,涵盖率达96%。投稿量TOP50的国家级非遗短视频中,传统戏剧门类项数占比最高,共有18个代表性项目入选,其中最受欢迎的剧种前三名为黄梅戏、豫剧及京剧。抖音话题#谁说京剧不抖音 共集纳视频9.6万个,总播放量达15.8亿次。京剧脸谱系列特效广受网友喜爱,全年使用逾5600万次。
非遗音乐也通过触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2020年4月,抖音“看见音乐”计划推出首张非遗音乐专辑《国韵潮声》,融合了粤剧、江南丝竹、彝族山歌、蒙古族长调民歌等传统音乐元素和流行、摇滚、Hip-Hop、电子等曲风,给音乐爱好者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,也给华语流行音乐增添了深厚底蕴。非遗线上音乐会吸引逾10万网友围观,互动评论上万条,很多网友感叹“非遗还能这么潮”。话题#dou出你的国风范儿 共集纳249个视频,总播放量逾3860万次。

来源于中国演出协会